close

我最近在北上廣走跳,碰到好多台灣年輕人,一致的選擇,他們都在大陸全戶過濾器企業任職。在過去,這是難以想像的事,多數西進的台灣年輕人,選擇在舒適圈的台資企業,或者目標為跨國外商如微軟、蘋果,單打獨鬥進入陸企的不算多。

細看這群「90後」工作人的面貌與輪廓:不少是在大陸念大學與研究所,畢業後理所當然留下來找工作;不少人在台灣工作2、3年,受不了22K待遇,只能往外找新機會;更有不少是從歐美留學後直飛大陸…。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畢竟這行情,換到大陸,確實好得多。畢業3到5年的工作者,在北京與上海,薪資區間為8000至15000人民幣。特別是陸企資金淹腳目,如果不敢給,只會被人才給拋棄。

Local Pay的在地行情,對於大陸土豪老闆來說,雇用台灣人可以省下「五險一金」,相當於4成的用工成本,當然是非常划算的交易。至於台灣年輕人,多數在台灣自費支付勞健保,還有犧牲6%的企業提撥勞工退休金。這些HR不會說的祕密,都擋不住登陸潮。

這包括媒體產業濾水器水世界!過去我們鄙視的大陸媒體,特別是網路新媒體的發展迅速,都吸納了大批兩岸三地的年輕人加入,無論薪資福利、國際採訪、能見度與影響力,一個又一個的出頭故事,都已經讓台灣媒體從業者羨慕。

至於當紅的移動互聯網產業更不用說,小米、百度、騰訊、樂視、獵豹、APUS、華為、阿里巴巴、今日頭條…,都正在全球化的擴張階段,台灣人才「被磁吸」是必然的結果。

年輕世代站上對的產業舞台,自然很快就發光。這跟男女朋友交往一樣,工作者「對的時間」很重要,而當台灣不能提供「對的舞台」,例如移動互聯網時,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。

請注意,我們講的這群90後年輕人,他們不是「台商」,不是「台幹」,就是「台勞」!無論是大陸的《勞動合同法》,或是台灣的《勞基法》,定義都很清楚。香港洗碗工、新加坡服務生、澳洲農場屠夫,都是正當的工作,只是對年輕人來說,是不是學有所用而已。

他們願意蟻居,忍受霧霾,上下班在地鐵人群中沉浮,還有超過台北2、3倍的高物價,都是因為掌握到了對的方向,看到了大的機會。就算是面過濾器選擇對陸企土豪老闆粗暴的做事方式與價值觀,比起溫和的台灣主管都很難適應,但這些都不是跨不過去的門檻。

當電視新聞嘲笑北京的霧霾與交通時,我們卻沒有看到北京在全球政治經濟層面的影響力,這只是把台灣好的地方,對比北京不好的地方,真的只是自High而已!請相信,年輕人會用腳投票。(作者為KNOWING新聞APP創辦人)

(中國時報)

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
});

}



F0E71FF93CA7D303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oxgriffifost 的頭像
    foxgriffifost

    彭冠良

    foxgriffifo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